关于是否给动物园动物喂食的议论文
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
“给野生动物喂食”是我们在动物园司空见惯的举止行为,但也有不少游人在自然保护区驻足、喂食,这看似“行善”的举动却让野生动物养成了等待“嗟来之食”的喜好,久而久之会在不自觉中丧失独立觅食的能力。这让我想起时下某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和溺爱,他们在付出的同时是否想过孩子长大之后的自理和自立……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凡事皆有它的自然规律,孩子成长亦如此。随着经济条件的富足,我们多数家长有条件也有能力给孩子的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让孩子吃名牌、穿名牌、上最好的学校,接受一流的教育,有的不惜重金将孩子送至国外求学。但我们作为家长又能陪孩子多少年?即便是你再有能力也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我们知道老鹰在训练小鹰时往往狠心地将它推下山崖,让它自己练习飞翔的本领,期待早日翱翔在蔚蓝的天空。我们能说老鹰缺失爱心?我们能说老鹰内心狠毒?鹰妈妈是想让小鹰在磨砺中成长起来,让小鹰在历练的风雨中发现彩虹的美丽。
“爱孩子连母鸡都会。”在很多“2+1”、“4+1”甚至“6+1”的家庭中,我们时常看到奶奶(姥姥)端着饭碗喂饭,看到爷爷(姥爷)背着书包送孩子上学,更有甚者亲临教室做值日,还美其名曰“孩子还小,这些事情长大了自然就会做了。”凡事皆为学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我们还记得神童魏永康4岁上学,13岁上大学,17岁考上社科院硕士、博士连读生,他不止是家长的骄傲,更是众家长羡慕的对象,然,最终却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劝退回家。社会需要知识型人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家长过度的呵护与关爱会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养成懒惰、依赖的习惯,进而丧失了“觅食”的能力。
“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是儿子初中课文《桃花心木》的一段话,孩子的成长没有彩排,很多的“不确定”也是我们无法预料的,今天的放手看似狠心,实则是把给孩子搭建“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汲水生长、拼命扎根”的成长舞台,以便孩子“长成百年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天下所有的爱都是以相聚为目的,唯独父母之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爱孩子,就应打破爱的枷锁,让他自由飞翔,切莫让爱束缚孩子的手脚、成为孩子放飞的羁绊,从而丧失觅食的能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
从题目《不要给动物喂食》 来看,似乎有点违背常理。但从 材料的大意来看,却又存在一定 的道理,我们不妨按照材料的大 意这一观点来论述,从另一个角 度去看问题。
我们把动物简单分为两种, 一种是家养动物,一种是野生动 物。当然,家养动物我们是必须 喂食的。不然它们怎么能叫家养 动物。我们抛开这点不谈,今天 我们所讨论的是野生动物。什么 叫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指生存 于自然状态下,由于物种自身的 原因,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或受到 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具有濒临灭绝 的危险动物,非人工驯养的各种 动物。这种动物的生存能力极强 。所以野生动物园里警示我们不 要给野生动物喂食,如果给野生 动物喂食,它们会失去自我生存 能力。动物和人一样,都存在着 依赖的心理。如果过于喂食,它 们的依赖性就会增加,就不会自 动去寻找食物。
时下,往往很多地方却存在 着这种现象。我们从野生动物园 里的警示牌延伸到当今社会的人 群中,不难发现在物欲横流的社 会里,许许多多的公仔哥、小公 主们游手好闲,无所作为。衣来 伸手,饭来张口。我想这是跟小 时候的教养有关系。小时候,父 母担心自已的孩子吃不饱,于是 一口一口的喂,导致孩子长大了 连吃饭都懒了。小孩长大后,出 了远门,父母担忧,于是父母陪 同一路同行,导致现在许多孩子 的独立能力很差。在学校连衣服 都不会洗、在家里连一顿饭也不 会做。每天在外的餐馆里大吃大 喝。也难怪,有父母的鼎力支持 ,我为什么不能大吃大喝?说句 心理话,我不怪那些公仔哥、小 公主们的行为。因为他们的父母 不断给予他们物质上的需要,所 以造就了他们这样的行为不以为 怪。有人不断的给我供应物质, 我又何必浪费体力去劳动呢?坐 享其成其不快哉?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对的 ,但这心啊,过于溺爱,就会变 成一种依赖。孩子的自主独立能 力随之将会下降。作为父母的虽 然不能做到放手于“孤舟苏立翁, 独钓寒江雪”的那种冷漠。但最起 码要做到“孩儿立志出乡关,誓不 成名终不还”的鼓励方式。让孩子 自由的成长、让孩子自主的思考 、让孩子自力更生,让孩子……给 自已立个警示牌,“不要给孩子太 多的物质,这样会失去孩子的劳 动能力”。
每一个家庭的规则我们要视 为是每一个野生动物园的规则,“ 不要给野生动物喂食,如果给野 生动物喂食,它们将会失去自我 生存能力。”人也如此,因为人与 动物的心灵是一体的。当然,前 提是在野生动物园里,那些不需 要喂食的动物,必须是肢体、身 心都健康的动物。人也一样,如 果不需要别人太多物质,要自力 更生。这些人也必须是肢体和身 心都要健康的。那些天生身体残 缺的,我们故且不论。心中自有 分寸就好。我们还是想想自已如 何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会寻找食物 的野生动物?如何才能成为一名 具有教育性的野生动物园的管理 员?这将是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或 者明天将要面临的问题。
从此刻起,我们要一点一点 的学会独立自主、学会走出父母 的掌心,在自由自在的天空中翱 翔。当你功名成就的那一刻,回 眸一下,你将会发现,野生动物 园里的警示牌已永远扎根你心中 !“不要给野生动物喂食,如果给 野生动物喂食,它们将会失去自 我生存能力。”这句话永远启迪着 我们和我们的后代!